更多热门目的地

吉林游记攻略

  • 金秋的阳光,把家乡的山峦镀上了一层灿烂而明亮的色彩,相约朋友多次往返家乡的红叶之地,欣赏这大自然制作的锦绣,每当我们走进这红叶的故乡,就会被那满山的红叶感动。来自不同地域的游人千姿百态,形象各异,但脸上
  • 今年是我登锅盔顶子最多的一年,“五一”的时候,和老伴、两个妻妹曾来到这里,拍过这里的杏花雨,兰花花以及春天的塞外江南风光;六月下旬,棒槌沟同学聚会,我们又一次集体登上锅盔顶子,看舒兰大好河山,看江山如此多
  • 棒槌沟不大,最繁荣的时候占地面积也就1平方公里左右。共分6个区域,最大的居民聚集区是双宝,其次是前进,再次是山上,第四七栋房,第五西岗,最后是花园。虽是最小的居民聚集区,却是保存最完好,最久的居民区,从上
  • 姐夫去世已过百天,大姐置身从兰州回到老家,姊妹几个相聚在吉舒。二姐和妹妹专程从延吉和珲春回来陪大姐,二兄弟媳妇也赶在中元节的档口,从北京回来为二弟上坟,之后小弟坐单位车来取架子鼓也回到吉舒,姊妹兄弟相见
  • 在长春居住了11年多,其中3年半在人民广场附近居住,却从未走进人民广场的核心部位,远观人民广场,上面有驾飞机的纪念塔,掩映在苍松绿树之中,各种高大乔木和矮小的灌木丛生,人民广场在我眼里就是个街心花园,米字形
  • 曾多次去过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,这是个山水相依的公园,用山清水秀来描绘一点不为过。而北湖公园坐落在长春母亲河伊通河的下梢,属平原湿地,只能用塞外江南来形容她的秀美。北湖公园究竟有多美,只有亲身体验才会感受
  • 都说长春的净月潭和台湾的日月潭是姊妹湖,春天的时候,曾和老伴来到台湾的日月潭边,一睹日月潭的美丽风光,从台湾回来时,我就想去看看长春的净月潭,可是直到秋天了才有机会走进净月潭。不必比较净月潭和日月潭的风
  • 离开吉林,回到家乡舒兰,成天在家乡的大山中转悠,在天然的大氧吧里,呼吸沁润心脾的空气,山中那略带湿润的雾气滋润着我的皮肤,黝黑的脸膛显示着还算健康的体魄。家乡的山山岭岭,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那茂密的树
  • 印象之中,一到秋天似乎总是与落叶有关,与花好像没有多大的关联。然而北方初秋时节,伏天还没过,没有秋风的萧索,只有繁花似锦,绿浪滚滚。初秋的花儿虽然没有春花儿那么艳丽、繁茂,有些显得素洁、淡雅、朴实,但更
  • 第一次走进西关宾馆是2002年6月5日,那时的“西关小黄楼”还是三层的。这次到西关宾馆是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汇报工作,我随同局长王宝才和党委书记于庆成专程到西关宾馆汇报的,时任吉林市市长刚占标参加了这
  • 7月8日离开长春,8月7日回到长春,一晃一个月。长春我的第二故乡,很小的时候,特别羡慕大城市,大城市车水马龙,高楼大厦,十分繁华,尤其是对长春这样省会城市更是景仰,我知道,长春是中国最著名的制造“行走机械”的
  • 8月11日是我和老伴结婚纪念日,一直很喜欢多年前的那首赵咏华唱的歌《最浪漫的事》,转眼间,和老伴携手走过了36年。当年恋爱时,我们这些50年代出生的人很少用“浪漫”这个词,直到多年以后听到这首歌,才开始大胆的用“
  • 明天是“八一”建军节,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日,也是我“当兵”51周年纪念日。1966年8月1日我和发小玉生,从家里偷跑出来,在3377部队呆了5天,才有这段“当兵”的历史,那时我才12岁。4年后的1970年8月1日转到棒槌
  • 结束了6天同学小聚,锡兴携夫人踏上了回山东淄博的路途,6天在吉舒、棒槌沟、舒兰穿梭,酒肉穿肠过,情谊留心中。如今我们都步入老年,岁月的风烟在我们曾经稚气的脸上写意了沧桑,无情地细数着我们走过的脚步,老同学
  • 应女同学仙之邀,10日打车赶回老家舒兰,五月下旬时和部分同学小聚了一次,登了一次锅盔顶子山。如今,山东淄博的同学锡兴携夫人回归曾经的故里,我和锡兴是发小,从1962年上小学算起,已经有了55年的交往。锡兴年长我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