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多热门目的地

台湾游记攻略

  • 在台期间很少有时间逛街,最喜欢的街道是台北的敦化北路,整个路面有四条树带,树龄不老,即使在冬季,依然翠绿繁茂。 但是台北大部分的街道显得狭窄,多数没留绿化带,有的连行道树也被省略了。 代替绿荫的是街两侧的
  • 大陆观光客的台湾自由行最长期限是15天。1月13日是我必需离台的最后期限,回沪机票订在下午5点多,抓紧最后时刻去逛逛敦南“诚品书店”。行李已经太重,此行并非为购书,而是书店太过有名。 去惯了“上海书城”的我,进了
  • 台北101大楼于2004年12月31日竣工,从那一刻直到2007年7月21日迪拜大楼造至141层之前,曾是世界第一高楼,台湾人一定为之非常骄傲,竣工当晚零时在大楼上燃放焰火(也称烟火),从此每年这一刻都有一次焰火相约,并且一直保持着
  • 1月12日,清早起来下着密密的细雨,又应了“冬天到台北来看雨”那句歌词,游台只剩最后一天了,下铁也得去“九份”呀。 穿过雨中的台北,公交在市里走了28个站,上了中山高速疾驰良久,才到达属于新北市的瑞芳区(有点女性
  • 网上那些高美湿地的照片吸引着我去台中。 1月10日午后从阿里山下来,没在嘉义耽搁,傍晚搭火车直奔台中,当晚在火车站旁边找了家饭店住下。 论人口台中是台湾第三大城市,火车站却那样简朴,有点冷清,但很整洁。 往高美
  • 离台南孔庙不远处,有家咖啡馆,怀旧的人、好奇的人都会去一坐。 这家咖啡馆开在一座有90年屋龄的老房子二楼,还号称胖子去喝咖啡要先减肥,因为他的沿街入口只有38厘米宽,还要穿过一条挤肩的小弄堂。 两门面、两层楼的
  • 台湾每个大城市都有夜市,夜市是以小吃摊为主,其次是小百货,有的还有游艺场所。 游台期间,凡在一个城市停留两天以上,都会去拜访一个夜市,去几家食店客串“吃货”,去体验“吃”之外的“货”。 台南至少有五个大的
  • 台湾的小吃在华人世界是有名的,也是台湾旅游的一大亮点。 在上海,外出时,即便到了就餐时间我也很少会进饭店、排挡,除非有朋友在场,总是匆匆买一点干点充饥了事,并非为了省钱,而是一种习惯。 在台湾却会特意混在
  • 台南是台湾开发最早的地域,所以有很多与台湾历史演变有关的古建筑景点。这之中最让我惊讶的要数“树屋”。 购票后按指示到达入口,见一丛榕树贴生在墙头上,这在台湾,特别是台南已经见怪不怪了,可是迈进那个门,还是
  • “淡水”,这个地名,常常见诸于台湾的小说、电影、电视。初次到台湾,这“淡水”当然要去。 “淡水夕照”是台湾八大景之一,吸引着无数摄影爱好者、绘画人前来寻景,其实淡水何至“夕照”呢,右有大屯山,左有观音山,
  • 到达台湾的第四天,乘上捷运去游淡水。 题头照片中的淡水捷运站,在我印象中要胜过台铁的许多大车站。 在漫游淡水河两岸之前,首先牵走相机镜头的竟是一家小店。 由淡水老街转往渡口的那一瞬,转角上那家双开门面的小店
  • 假若硬要问Possession有什么信仰的话,也许可以说是“树神”,嗜好贴近树木,酷爱有年代的老树。 每当站在苍劲的古树之前,顿生无限崇敬之情。 空间日记里曾写过《树爷爷》和《冬日树爷爷》,是在不到三个月中三次拜访交通
  • 登山公交到达阿里山景区的终点站,就可见到那全木结构的阿里山火车站。题头照片可见那种特别的风格,让旅客们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。 阿里山小火车,早就通过新闻、电视镜头见过,那是世界上闻名的三大登山铁路之一。这一
  • 阿里山是台湾五大山脉之一,著名的台湾避署胜地,阿里山的神木和高山铁路,是我仰慕已久的地方,那是从做学生的时代开始的。 到达嘉义已是中午,下着密密的雨,真为以后阿里山的旅途担心。 把有点沉重的拉杆箱寄在嘉义
  • 离新年不到48小时,开始了去台湾的旅程(题头照片是当晚在101大楼边正在准备跨年晚会的舞台)。 离开上海时路面还积着雪,飞机降落台北机场,那是个雨后的阴天,虽天色黝黯,却有一种“反季节”的感觉,脱掉了厚实的外衣。